“首页”的版本间的差异
(→济南大学粒子物理学科团队简介) |
(没有差异)
|
2015年12月17日 (四) 22:09的版本
济南大学粒子物理团队简介
粒子物理学是研究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20世纪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随着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补上了最后一块未知粒子的木板。但是,标准模型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粒子物理的终结,粒子物理仍然处于基础科学的前沿。标准模型内部仍然有一些未解决问题,如非微扰QCD问题、核子的质量和自旋起源、强子化机制(描述夸克/胶子如何演化成强子)、极端条件下夸克胶子物质性质等;在更高能量、更小尺度是否有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粒子物理与天文学、宇宙学的交叉,如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正反物质不对称等。粒子物理研究具有全球合作的鲜明特色,与国内外大型实验装置密切相关,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杰佛逊国家实验室(Jlab)等,也与我们国家下一代大型实验装置的战略规划(如$ Z^0 $工厂、CEPC/SppC、EIC等选项)有密切的联系。
济南大学粒子物理团队于2011年开始组建,目前共有5名教师,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各1名,校聘A4岗教师2名,A5岗1名,学术新秀岗1名。5位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大部分有博士后经历。团队成员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济南大学科研基金3项(主持项目详见下表),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团队成员与山东大学、中科院高能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 强子物理:包括核子结构、强子化机制、重味物理、极端条件下夸克胶子物质性质等
- LHC物理:包括希格斯物理、顶夸克物理、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等
- 高能物理实验:作为正式单位成员参加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上的BESIII合作组。
我们致力于为所有成员提供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有竞争力的科研条件和优秀的个人学术发展前景。欢迎优秀研究人员加盟,共同致力于将团队打造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基地。欢迎有志于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学生报考研究生,团队将提供一流的软硬件环境、精心的学业与研究指导、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与其他一流研究机构合作并深造的机会。
联系人:金毅,13869103390 (phone),ss_jiny@ujn.edu.cn (email)
团队成员(点击名字进个人页面)
金毅 | 李洪蕾 | 宋玉坤 | 孟召霞 | 吴齐 |
承担的科研项目
名称 | 来源 | 年份 | |
(1) | 横动量依赖的部分子分布函数的唯象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6-2018 |
(2) | 有限化学势弱耦合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输运性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3) |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与Higgs相关的新物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2016 |
(4) | 量子色动力学微扰与非微扰界面色结构的唯象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2013 |
(5) | 高能反应中重味物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5-2017 |
(6) | 电子离子对撞机上核子与原子核部分子结构的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5-2017 |
(7) |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新玻色子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2016 |
(8) | 用山东组合模型研究LHC重离子碰撞反应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2012 |
(9) | 极高能碰撞末态共性及在硬探针和宇宙学中的应用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9-2011 |
(10) |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产生及其性质的研究 | 济南大学 | 2014-2016 |
(11) | 校聘A4/A5岗配套科研启动经费及学科建设经费 | 济南大学 |
科研动态
- 2015年15月15日,欧洲核子中心宣布,在750GeV能区附近发现一个置信度为3.9$ \sigma $的共振峰。这个共振峰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强烈兴趣,人们对他的解释包括引力子、超对称粒子等。
- 2015年12月11-16,我团队成员金毅教授和孟召霞博士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2015年第二次年会,参加BESIII合作组的申请被正式批准。济南大学作为单位成员正式参加BESIII合作组。
- 2015年12月4-5日,我团队成员宋玉坤博士和李洪蕾博士参加山东物理学会年会,并在会上作报告“强作用主导的多粒子体系:核子结构与QGP性质”。
- 2015年12月,杨中娟博士正式加盟粒子物理团队。粒子物理团队正式成员达到5名,涵盖强子物理、LHC物理和高能物理实验三个方向。
- 2015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因为发现中微子振荡(表明中微子有质量)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 2015年8月,蒋传辉同学成为粒子物理团队2015级研究生。
- 2015年6月,我团队研究生张晓锋同学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将在山东大学读博深造。
- 2015年6月26日,海外博士后理论物理前沿专题研讨会在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院长王少清教授致开幕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大学司宗国教授与会,来自海外的二十几位博士后参加会议。会议安排了多场报告,成员与与会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取得圆满成功。
- 2015年4月,在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合作组工作的孟召霞博士加盟粒子物理团队。
- 2014年12月,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团队入选济南大学校级科研团队“立项培育”项目。中科院理论所马建平研究员、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司宗国教授、济南大学王少清教授、陈刚教授等参加立项论证会,对学科建设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